八万人围观微戏剧“难产”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9-22   

青戏节首推48小时网络直播活动

  这个周末,青年导演李唫和他的朋友们接受了一项特殊挑战——48小时微戏剧。在一个封闭空间里,48小时内足不出户,根据规定题目创作一段20分钟的微戏剧,而这所有的过程都将通过现场的两个摄像头,在网络上向公众直播。这是本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首次推出的48小时微戏剧活动,从9月20日到30日,将先后有5个青年编导带领团队参与其中,李唫和他的朋友们则是其中最早的尝鲜者。
  李唫说,当北京青戏节主办方向他发出这个邀请时,他觉得这是一个新鲜的挑战,“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也想露露脸。”活动总策划邵泽辉则希望,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展示戏剧创作过程中的有趣之处,“有时候在排练室排练的过程要比演出还好玩,还感人。”他认为这是对戏剧人个人素质的一次挑战,也是一种戏剧创作的训练方法,但他也坦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毕竟这件事国内没有人做过。
  9月20日20时
  李唫和5位演员走进节目组在双井租住的一套普通三居室,邵泽辉向他们宣布了之前抽签选中的题目:必须在48小时内,从《一路上有你》《张三的歌》《好久不见》三首歌曲中,任选一首或多首,根据歌曲及其内容,创作一部不少于20分钟的短剧。在这48小时内,参与者不能走出房间,有什么需要就由一个场外工作人员来帮忙,吃饭则只能叫外卖。
  刚听到题目时,李唫和演员都觉得并不难,毕竟在学校时音乐音响小品的训练是导演系和表演系的一项基本功。他们开始按部就班地分析这几首歌的内涵,并各自阐述自己的想法。虽然以往有过一些类似的经验可以借用,但大家都想另起炉灶做一个新的作品,挑战一下自己。
  通过摄像头看过去,戏剧创作过程似乎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导演和演员围坐在一起,各自谈自己的想法,会有一个人在旁边的白板上根据大家的构思来画人物关系图,每个人的想法都会被质疑、被推翻,然后他们又会提出新的想法。“可能在观众看来我们做的是无用功,可对我们自己来说,这种过程却非常有意义。”李唫说。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整整过去了五个多小时,直到次日凌晨一时许,大家仍然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9月21日13时
  经过一番休整后,一大早,大家吃着豆腐脑油条,又开始了创作讨论。但直到午饭时间仍然没有一个人人认可的主题现身。场外一直观看直播的邵泽辉有些着急了,剧组的节奏远比他们策划之初预想得要慢。而李唫也着急了,为了整个任务能够按时完成,他强行决定采用“别离”主题,“这样做会伤害演员的创作积极性,可是再不定题就来不及了。” 李唫无奈地说。
  21日19时
  主题定下来了,但排演依然比想象中艰难。
  李唫说,当他们按照“两个要好的恋人突然面临死亡”这个设定往下继续时,发现情节需要演员的表演偏舞蹈化,而剧组的演员却并不擅长,“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弱项去挑战自己。”这个时候,起初的好奇和新鲜感已经渐渐褪去,李唫甚至开始怀疑这项活动的设定是否科学,“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以我们的积淀和经验,在48小时内完全做一个新的作品显然不太可能了。”
  李唫的老师罗锦麟导演也是守在屏幕前的一个观众,看到创作状态陷入停滞时,罗锦麟建议他们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故事重新做导演构思,而不是再编一个全新的故事。不过,对于这次尝试,导演经验非常丰富的罗锦麟也有些拿不准,不知道他的弟子到底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而李唫的父亲、著名编剧李龙吟,除在微博转了一条微戏剧直播的消息外,并没有给儿子更多建议。李唫说,父亲一向如此,很少干涉他的创作。
  截至记者发稿时,新的主题还未确定。李唫说,他们打算按照导师的建议,找一个熟悉的故事重新构思。
  虽然结果未知,但这次新鲜的探索显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据统计,现场两个摄像头在24小时点击量分别为67131次和19879次,其中峰值出现在第一天晚上,最多时有7000人同时在线观看。这个数字是首都剧场可容纳观众的八倍左右。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所有 © 开云手机登录入口,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