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综述
本报记者 宾 阳 通讯员 莫 曲
展演剧目秦腔《宝莲灯》剧照 广西戏剧院供图
南国冬日,如画如诗。12月2日至7日,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在广西南宁举行。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通过11场演出活动,集中展现各具特色、各有成就、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地方戏曲艺术新景象。
好戏连台 精品荟萃
6天时间,8台专场演出,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艺术院团参演,40个演出剧目(折子戏)涵盖婺剧、壮剧、秦腔等29个戏曲剧种,领衔主演的平均年龄为34岁。“本次展演集中展示了一批凝聚表演艺术精粹、彰显古朴传统特色的经典戏曲作品,推出了一批坚守艺术初心、勇攀艺术高峰的中青年戏曲表演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说。
地方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深刻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更是民族智慧、情感和价值观的艺术再现。
本次展演展示的秦腔《鬼怨·杀生》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张雅琴领衔主演。该剧的一大亮点是吹火绝技,演员需精准控制气息,将松香粉喷出并点燃,火焰的形状、大小与持续时长全在其掌控之中,技术难度颇高、观赏性极强。
《王三打鸟》是广西彩调剧的代表性剧目之一,用别具风味的桂柳方言、契合主题的民族配乐演绎了美好的爱情故事。演员凭借扎实唱功、灵动身法,将剧中人物的质朴情感、诙谐性格演绎得入木三分。几句彩调唱词出口,宛转悠扬,把乡村青年的活泼与对爱情的向往诠释得淋漓尽致,引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展演中,演员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戏曲经典、感受戏曲魅力。“演员的基本功扎实,他们展现的绝活难度很大、很精彩,最要紧的是平时很难看到。”南宁戏迷陈先生一口气连看了三场展演,每场演出都让他意犹未尽。
薪火相传 后继有人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出人才是举办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本届展演中,主办方评选出18位优秀演员,授予他们“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表彰他们为戏曲发展作出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组织申报和遴选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紧缺行当,引导青年戏曲演员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更多、更恰当的技巧展示,让这些戏曲技巧的展示做到水到渠成、平中见奇,也要让观众能够‘放心看’而不是‘揪心瞧’。”许浩军说,从入选演员领衔的剧目来看,大多数作品经过了历史的沉淀、舞台的实践和观众的检验。
展演开幕演出中,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演员张莹在婺剧《白蛇传》选段中扮演小青,通过肢体语言塑造了小青“蛇人一体”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在展演中能跟全国这么多不同剧种的优秀演员同台竞技、交流,颇有收获,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张莹说,今后她将一如既往地潜心钻研,塑造更多深入人心的经典人物,让更多人了解婺剧、喜欢婺剧。
甘肃省陇剧院的青年演员李歌在陇剧折子戏《失子惊疯》中饰演胡氏一角,以细腻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投入,将胡氏失子后的悲痛与疯癫表现得入木三分。“参赛对戏曲演员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李歌说,此次参演得到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老师的悉心指导,今后将继续在戏曲艺术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不懈追求。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夏思娓凭借在长沙花鼓戏《兰桥会》里的精彩演绎,获得“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演出中,夏思娓与搭档熊维配合默契,以娴熟的演技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塑造,细腻演绎汲水、饮水、临流照影、担水等一系列情节,让花鼓戏的艺术风采和剧种魅力得以展现,赢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誉和观众的认可。
艺术为民 文化乐民
本次展演实行惠民低价票并全程线上直播。展演刚一开票,热门场次就被一抢而空。展演期间,演出场场爆满,还有不少外地戏迷专程到南宁一睹好戏。
“用广西文惠卡买票还能打折,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让我们过足了戏瘾。”展演期间,南宁戏迷邹莉萍每晚都到广西民族剧院看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文化能够得到传承,首先需要更多人去观看、去了解,再向身边的人传播,这样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90后”戏迷郭霜语说。
据了解,为增强戏曲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次展演通过“文艺中国”“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让广大戏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戏曲艺术,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本次展演期间,除了精彩的演出活动,还举办了专家讲座、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图片展等活动,观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