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北上》在舞美设计中突出“河”与“船”的意象。记者 方非摄
11月22日至24日,根据作家徐则臣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的大型话剧《北上》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首次看到自己这部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书写运河多年的徐则臣感慨道:“《北上》剧组把一部30万字、时空跨度如此之大的小说,融进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将文字艺术转化为一种复杂的、系统的、精彩的舞台艺术,作为作者,我非常感动!”
原著作者
河流贯穿个人成长史
《北上》讲述了公元1901年,意大利旅行冒险家小波罗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与原漕运总督府翻译谢平遥展开运河之旅的故事。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
这是作家徐则臣最为熟悉的题材,自19岁开始写小说起,运河就是他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我小时候生长在河边,长大后又在运河边生活过,对运河非常熟悉,也特别有感情。”徐则臣从淮安负笈向北来到北京,继续读书深造、工作、成家、定居。可以说,河流贯穿了他的个人成长史。
在写《北上》的4年中,徐则臣读了六七十本书,但光读书显然不够,他还利用出差、回乡的机会,一趟趟“南下”,将大运河重走了一遍,部分河段反复去了多次。
写作《北上》的过程,也是徐则臣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他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在今天,运河的运输功能式微了,但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不容被遗忘,运河是一条河流,也凝结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运河之于当下的意义正在这里。”徐则臣说,“我们常说‘唤醒’大运河,在当下,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或许是文化意义上的唤醒,去不断思考如何发掘、保护运河文化。”
话剧编导
与运河的灵魂碰撞
“我们想借古用今,借一个戏,说一个故事,但更重要的是,把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推向世界。”谈及《北上》这部话剧作品的创作初衷,编剧解涛表达了对运河的感激之情,“这条运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图腾。它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承载着民族生生不息的记忆。”
身为北京人,话剧《北上》导演李伯男对运河也非常熟悉:积水潭是元代大运河的终点码头,白浮泉是北京地区大运河的制高点,大运河沿途的扬州、淮安、聊城、镇江、苏州……这些点位,他一一走过。“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是一次简单的舞台创作,更像是一次与这条河的灵魂触碰,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李伯男说,“原著结构复杂,它所蕴含的史诗般的品格,以及作者对运河深厚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李伯男看来,大运河象征着民族精神,它串联起很多重要的城市,也串联起运河两边世世代代的人们。话剧《北上》不仅是对原著的再现,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舞美设计
“大船”体现精神和力量
话剧《北上》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船”,在灯光设计曲明看来,“不仅是一艘船,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力量的体现。”
作为这艘“大船”的设计者,舞美设计刘科栋为了突出“河”与“船”的意象,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榫卯结构拼接的装置,形似船,也兼容除船之外的其他空间构成。它可悬浮漂泊旋转,改变结构布局,推动故事层层展开,使得舞台空间立体多变,意象万千。
刘科栋还为舞台设计了一个“博物馆”意象的空间,承接古今,可封闭可打开,配合影像介入,展现清末乱世中的运河,人来船往,河行靠岸,热闹喧哗,同时也承载着现代人的追忆记录,最终构成博物馆的意象。“我的设想是,首先要现代且出人意料,如果四平八稳的具象呈现,势必会略显陈旧。我希望给观众创造一种意外,或者说一种挑战,让他们走进剧场,看到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责任编辑:余泓乐(QZ0024)作者:王润
源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