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何以为新(新语·文化强国名家谈)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12-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新语”栏目今起推出系列策划“文化强国名家谈”,约请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谈体会、谈见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编 者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全国文艺界对各领域的创作进行了系统总结。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催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比如:文学作品《人世间》《装台》《千里江山图》,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山海情》《流浪地球》《长安三万里》,交响乐《我的祖国》《山河颂》《灯塔》等,歌剧《沂蒙山》《红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美术领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二一工程”建党百年主题创作等,都广受好评。
新时代文化领域还涌现出一系列可喜现象。考古学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进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工作带动大众文化生产,文博主题文化节目走红,人民群众对考古、文物的兴趣空前浓厚。诗词热、汉服热、国潮热在青年中持续升温,一种扎根中国历史传统的青年文化正沛然而生。文化创新领域“科艺融合”,数字艺术、科技艺术建立起文化生产的新赛道,混合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开辟出文化艺术实验的新疆域;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文艺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扎根中国大地、融入社会进程的“有为之学”。文化艺术界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更新、区域发展。通过落地生根的社会实践,文艺界同仁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了实处,逐渐建立起更切身的历史意识、更深入的社会感知、更鲜活的现实感觉,从中孕育出一种更加辽远深沉的艺术关怀。
从上述文艺创作和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新时代文艺何以为新”。
新时代文艺是与时俱进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作为艺术创造的大现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的精神土壤中重新生发,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与古为新。
新时代文艺是开放包容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要讲好世界故事。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唯有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框架中展开,做到与世界共情、共创、共享,才能够通达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唯有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竞争,才能推动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建构。
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坚持扎根本土,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只有从中国传统的历史脉络中、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才能孕育出新时代文化创造的种子;只有从中国社会现实中磨砺出、从中国文化土壤中绽放出的花朵,才会在全球视野中彰显出独特的艺术光华,才能让世界文化的大花园更加多彩缤纷。
新时代文艺是开拓创新的。《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国共产党更是有着极富远见、极为阔达的文化史观。当下,我们正在经历诸多颠覆性的科技变革,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类在宏观、微观领域的诸多新发现,为文化艺术创造提供了一系列新命题和新动力,数字空间正在成为未来文化艺术的新场域。
我们身处技术加速发展的数字智能社会。面向未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保持历史的主动精神,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科技发展的加速度中把握新命题,运用新工具,建设新平台,开发新场景,抒发新情怀,创造新感性,为人类的感受力拓展出一片新的田野,为创造力开辟出一个新的空间。
在通往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开放进取的文化政策,建构多元包容的文化机制,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生态。我们要创造出刚健清新、昂扬奋发的新时代文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艺术的力量,推动21世纪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篇章在中国发生。
(作者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新语”栏目今起推出系列策划“文化强国名家谈”,约请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谈体会、谈见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编 者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全国文艺界对各领域的创作进行了系统总结。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催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比如:文学作品《人世间》《装台》《千里江山图》,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山海情》《流浪地球》《长安三万里》,交响乐《我的祖国》《山河颂》《灯塔》等,歌剧《沂蒙山》《红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美术领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二一工程”建党百年主题创作等,都广受好评。
新时代文化领域还涌现出一系列可喜现象。考古学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进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工作带动大众文化生产,文博主题文化节目走红,人民群众对考古、文物的兴趣空前浓厚。诗词热、汉服热、国潮热在青年中持续升温,一种扎根中国历史传统的青年文化正沛然而生。文化创新领域“科艺融合”,数字艺术、科技艺术建立起文化生产的新赛道,混合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开辟出文化艺术实验的新疆域;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文艺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扎根中国大地、融入社会进程的“有为之学”。文化艺术界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更新、区域发展。通过落地生根的社会实践,文艺界同仁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了实处,逐渐建立起更切身的历史意识、更深入的社会感知、更鲜活的现实感觉,从中孕育出一种更加辽远深沉的艺术关怀。
从上述文艺创作和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新时代文艺何以为新”。
新时代文艺是与时俱进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作为艺术创造的大现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的精神土壤中重新生发,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与古为新。
新时代文艺是开放包容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要讲好世界故事。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唯有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框架中展开,做到与世界共情、共创、共享,才能够通达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唯有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竞争,才能推动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建构。
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坚持扎根本土,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只有从中国传统的历史脉络中、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才能孕育出新时代文化创造的种子;只有从中国社会现实中磨砺出、从中国文化土壤中绽放出的花朵,才会在全球视野中彰显出独特的艺术光华,才能让世界文化的大花园更加多彩缤纷。
新时代文艺是开拓创新的。《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国共产党更是有着极富远见、极为阔达的文化史观。当下,我们正在经历诸多颠覆性的科技变革,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类在宏观、微观领域的诸多新发现,为文化艺术创造提供了一系列新命题和新动力,数字空间正在成为未来文化艺术的新场域。
我们身处技术加速发展的数字智能社会。面向未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保持历史的主动精神,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科技发展的加速度中把握新命题,运用新工具,建设新平台,开发新场景,抒发新情怀,创造新感性,为人类的感受力拓展出一片新的田野,为创造力开辟出一个新的空间。
在通往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开放进取的文化政策,建构多元包容的文化机制,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生态。我们要创造出刚健清新、昂扬奋发的新时代文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艺术的力量,推动21世纪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篇章在中国发生。
(作者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