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服装:从“穿”戏服到“带”人物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8-14   

  作者:周梦(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身影绰约,一身青绿色曳地长裙犹如起伏山峦,随着翩跹舞姿绘出《千里江山图》中的青峰叠嶂;舞蹈《锦鲤》中,红白相间的鱼尾服装飘逸灵动,在深蓝色背景中上演锦鲤游水的精彩瞬间……
  舞台服装是舞台表演的组成部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优秀舞台剧目中的服装造型,不仅为角色塑造提供了视觉支持,也是作品表达的重要手段,作为作品中的精彩一笔,成为观众讨论和记忆的焦点。今天的舞台服装设计,已不再仅是为表演者设计戏服,而日益成为与舞台布景、灯光、音乐等共同构成的支持舞台表演完美呈现的综合要素之一。

民族舞剧《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人物服装上的云肩设计图样 资料图片

  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诗意表达
  近年来,从绚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彰显中华美学精神,把民族传统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是舞台服装设计中的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以往只是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方式,在这股“新国潮”中,舞台服装设计不仅是对传统元素“形似”的表象捕捉,还是深入探究其背后文化内涵的“形神兼备”的诗意表达: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而是抓住其审美内核的“物象借取”。
  这种“物象借取”特别体现在对传统绘画、传统诗歌、传统器物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一角的服装设计便是对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进行研究、梳理、提炼之后的外化表达:服装的底色取自《千里江山图》中山峰的设色,为渲染后的头青与石绿色。裙型设计将襦缠绕至腰间,形成层叠感以营造山峦层叠之势,长袖叠搭在一起时则犹如山峦起伏。在“入画”一幕中,“青绿”舞者们随着王希孟不断挥舞画笔,以舞入画,这些色彩自画中来又回到画中去,使观众沉浸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之中。
  又如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则是将文学经典中对服饰的细致描写进行提炼并艺术性搬上舞台的成功探索。特别是在十二金钗的服装设计上,设计师围绕云肩这一核心设计元素做文章,将“云肩如花,花似云肩”的概念贯穿全剧,从原著中提取“花”这一意象,以刺绣工艺呈现于各个人物的云肩上。不同花卉既寓意着不同人物的性格,也暗示了人物命运。这种设计参考了明清时期画作、京昆戏曲和孙温的《红楼梦》绘本,在保留部分古制的基础上,创新结合了现代审美,既好看又贴合角色性格,同时并不过分繁重,较好满足了舞蹈表演的需求。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资料图片

  2.与表演、布景、灯光、音乐联动营造绚丽舞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舞台服装与表演、布景、灯光、音乐等要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巧妙连接和协同联动,成为剧目演出的加分项。
  舞台服装与表演、布景、灯光等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以使作品对所表达对象的拟态达到艺术上的“神似”效果。如在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节目《锦鲤》中,十一尾灵动的“锦鲤”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展现出中国人对吉祥好运的美好祈盼,这种效果正是舞台服装与其他舞台元素密切配合的结果。立体的舞台空间中,蓝绿色调的水面不停变幻,舞者依靠威亚结合弹簧绳在空中起舞,使锦鲤游水的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锦鲤》服装设计充分考虑到动物拟态、视觉效果、人物动作的三重需要:为实现锦鲤的生物拟态效果,服装采用红、白两色,从上至下由白渐红,模拟出锦鲤色彩鲜艳、富于变化的尾鳍;为表达锦鲤在水中游曳的姿态,面料选用了轻薄的真丝材质,鱼尾采用了长短不一的不规则造型,随舞者移动飘逸,描绘出鱼儿和水的亲密关系;为了配合表演者的动作,其裙尾的长度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在威亚结合弹簧绳的技术支持下,2米长的裙摆,刚好可以完美展现出演员动作的升降、平移和律动。
  通过材料的革新,舞台服装与灯光、音乐等进行连接、配合,增强了舞台表演的综合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更为沉浸的艺术体验。如今年在中国首演的儿童歌剧《糖果屋》中,精灵的服装采用智能光纤制作,这是将光纤材料与服装面料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材料的一端以LED作为光源,通过电子设备的操作使光纤将光束传到服装面料内部,以实现衣服的发光变色,并可以与音乐节奏、整体的舞台灯光产生联动。该剧改编自同名童话故事,这种舞台服装设计使精灵与其他人类角色明显区分,与精灵的角色更契合,成为全剧营造出的梦幻童话王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千里江山图》局部 资料图片

  3.服装、艺术、科技完美融合是未来趋势
  舞台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一个类别,又与一般的服装设计有很大的差异。舞台服装的发展与服装设计的趋势密切相关,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属性。在未来的发展上,服装、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的呈现形式将逐渐成为戏剧表达破维发展的创新路径之一。
  舞台服装设计可以借鉴前沿的时装艺术设计理念。时装设计师经常通过使用实验性材料、创新服装结构等方式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些手段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舞台服装设计中,起到更好表达剧目主题和情感的作用。例如,今天的时装艺术利用3D技术呈现出完全的虚拟时装——服装不再必须以实物作为载体,甚至“穿着”也不再是它的基础属性,时装领域出现了通过视觉创意实现的全息影像时装秀,这为舞台服装设计如何满足更高的互动需求提供了借鉴。需要注意的是,舞台服装设计与一般的服装设计存在很大的区别。我国舞台服装设计大家李克瑜曾谈到,舞台服装设计往往需要将美观性让位于功能性,满足角色动作表现的需要。在舞台服装设计中,须体现剧目所发生的时间、空间背景和表演者的身份、角色特点,并充分考虑穿着者的肢体动作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舞台上,融入高科技元素将成为舞台服装设计不断满足观众多元审美口味的重要方式。如通过数字技术剪辑、超高清LED显示屏、裸眼3D、XR(扩展现实)等显示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实物服装与虚拟服装的交互呈现,演员也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变装”,带来强烈的震撼效果。通过动态捕捉、3D投影等方式,为舞台服装赋予色彩、形态的变化,成为演员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方式。科技也将进一步推动舞台服装面料的创新,许多服装设计师开始使用3D打印、光导纤维制造等方式制作新型面料,不仅引领了未来时装的发展趋势,也对舞台服装设计产生了影响。如荷兰先锋时装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与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及中国舞蹈演员毛晶晶合作拍摄的短片《仿生学》,运用科技仿生技术与3D打印技术来制作舞衣,毛晶晶身着彩色硬纱优雅起舞,充满艺术性与节奏韵律感,强化了舞蹈表达。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4日 16版)
  [ 责编:孙宗鹤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版权所有 © 开云手机登录入口,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