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李保国》喜获“文华大奖”。图为河北梆子《李保国》剧照。相春霞 摄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一台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剧,始终深深吸引着专家和观众的眼球,它就是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赢得专家评委和全国观众的一致认可,最终斩获了我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惟精品方能传世。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和机遇,立足河北地域文化特色,不断推出优秀作品,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共创作各类舞台艺术作品187部,多次获得全国各项大奖,以文艺精品触摸时代的脉搏,唱响时代之歌。
思想精深,探寻李保国的内心世界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让我们充满了文化自信,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把他们‘立’在舞台上,让他们的思想精神影响和感召更多的人。”在颁奖现场,河北梆子《李保国》总编剧孙德民说。
思想是艺术的灵魂,精神高度决定人物形象的个性化程度和审美化程度。河北梆子《李保国》追求思想精深,在反映李保国艺术形象的独特精神境界上,备受专家称道和肯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观看演出后认为,该剧以李保国的口头禅——“我要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像我一样懂科学、有知识的人”作为该剧的戏魂,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有人生哲理和理想信仰的深度。这句话极精炼地浓缩了李保国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和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了他既甘当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孺子牛、又誓作农民提升科技文明素质的引领者的伟大人格。仲呈祥说:“以此为戏魂,提纲挈领,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出扎根太行山35年、以科学技术带领农民变荒山为果园、物质精神双致富的新时代大学教授的形象。”
“从2017年1月18日首演开始,《李保国》至今已演出近200场,受众达30余万人,每到一处都座无虚席,每到一处观众无不被感动,受到心灵的洗礼。”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梁扉说,伴随着一段段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梆子声腔,那个看上去比农民更像农民的李保国教授,那个人们心中的亲切形象,仿佛又回到了人们面前,观者无不热泪盈眶。
究竟是什么如此打动人心?
在该剧总编剧孙德民看来,要把生活中的李保国搬到舞台上,必须进行艺术再创作。如何才能发现戏剧的“种子”,表现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孙德民苦思冥想,终于决定把人物经历作为线索,来探寻李保国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灵魂居住的地方,挖掘他为何而奉献。
“越接近李保国灵魂居住的地方,越能探寻到李保国的精神高度。要将时代楷模高度展现在戏剧舞台上,则需要对人物的真实还原。”孙德民说,只有发掘运用鲜活的素材,寻找到打动人心的细节,于平凡朴实中体现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才能达到与观众共鸣,触及灵魂的效果。
没有空洞的对理想、信仰口号式宣传,而是选取了主人公一生心系群众、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几个代表性真实故事:他走进太行山开垦山地、舍小家顾大家让儿子转学、带病坚持上山查看灾情……11幕戏,无数个小故事,娓娓道来,以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情节展现李保国的精神高度。
河北梆子《李保国》喜获“文华大奖”。图为河北梆子《李保国》剧照。相春霞 摄
艺术精湛,于细节处彰显温度和情怀
“故事好编,零件难找。”对于舞台戏剧而言,细节便是决定成败的“零件”。因为精深的思想需要在审美化、艺术化上用心用情用功,靠过目难忘的生动细节体现。
戏中采自李保国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全剧的血肉,彰显着温度和情怀。凡是看过该剧的观众,都会对舞台上展现的李保国多个生活画面记忆犹新。
比如,对李保国与爱人郭素萍的夫妻情、与儿子东奇的父子情、与学生丽红的师生情、与太行农民的鱼水情等,都表现得细致入微。三个多月没见到父母的儿子东奇,为了引起爸妈的注意见上一面,故意与同学打架。李保国、郭素萍焦急地赶去看儿子,儿子将满腹委屈、牢骚疾风暴雨般地倾泻出来,面对儿子的责难李保国深感愧疚;李保国夫妻俩在山村过年时“相对两无言,鞭炮闹声喧;两碗方便面,夫妻过大年”的情景……一个个细节动情讲述李保国的情感世界,透过这些细节,观众听到了李保国的“心声”。
“这个戏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边演出边修改,哪怕是一个群众提出某个地方逻辑上不合理,主创人员都要反复推敲,能改的我们都改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杨连喜表示,因为在艺术追求上的精益求精,这出戏让“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国活了起来,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平凡中透着伟大,细节中蕴藏大爱,从小处着手,从普通人的情感入手,通过细节展现人格魅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认为,“着眼点的小、巧、真是这部戏受欢迎的关键所在。”
河北梆子《李保国》喜获“文华大奖”。图为河北梆子《李保国》剧照。相春霞 摄
制作精良,用心打磨讲好“河北故事”
自2017年首演,经历了上百场的演出磨练,主创团队前后进行9次大改动,20多次小细修,在不断打磨和演出过程中提升剧作品质。此外,还在舞台表现、灯光、服装等方面不断调整提升,为观众奉上更加制作精良的时代大戏。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寻找到一个人的精神高地和价值坐标,才能走进他的情感和性格,甚至走进他的痛苦和疾病。”从2016年5月准备开始创作,孙德民就一头扎到李保国生活工作过的老百姓中间。
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是入党50年的老党员,写李保国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对照我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创作时,孙德民经常为琢磨某个细节整夜失眠。
“我最担心的是,故事有了,但放到台上不真实、不好看。”为了“好看”,孙德民甚至对台词里的每个字都要反复斟酌。
演员的全情投入,也是成就一部精品剧目的基础。由著名河北梆子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邱瑞德担纲。在接到饰演李保国的任务后,邱瑞德潜心阅读了大量有关李保国的文章,被这位时代楷模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把准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揣摩,最终在舞台上再现了“大山教授”形象。
“要演李保国,得先把自己变成李保国。”虽然已经演出多场,但每次排练和演出时一到情绪高潮,他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以河北乡音讲述“河北故事”,是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河北梆子《李保国》用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现代英模人物,在表现方式上,既坚持了传统戏曲的程式,又充分运用了话剧等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音乐唱腔方面,既把河北梆子善于表达高亢激昂之情的艺术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又融入了多种民间音乐的元素,增强了音乐烘托氛围、表达情感的效果。
“该剧以河北地方戏曲形式生动形象讲述了时代楷模、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感人事迹,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四个坚持’的重要论断,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艺术呈现。”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那书晨表示,此次河北梆子《李保国》斩获文华大奖,是对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的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围绕“中国梦”主题,我省加大文化艺术创作规划力度,实施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投入5000多万打造精品剧目,取得良好效果。各级文艺院团积极聚焦现实题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了一大批彰显时代精神、突出河北特色的佳作。这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源自:河北日报客户端 记者 曹铮